在第十個國家憲法日到來之際,2023年11月29日,我校思政學院思政教研室組織20名師生走進武漢市武昌區(qū)人民法院,開展《思想道德與法治》課程實踐教學活動。

本次實踐教學活動,主要是旁聽一起勞動糾紛案件的現(xiàn)場庭審。庭審中,武昌區(qū)人民法院民一庭徐倩法官圍繞著案件事實開展了法庭調(diào)查、法庭辯論等環(huán)節(jié)。庭審的整個流程嚴謹有序,真實地展現(xiàn)嚴明的法庭紀律,清晰的審理思路和合法的庭審程序,充分保障了案件當事人的權(quán)利。

旁聽過程中,師生們聚精會神,安靜聆聽,認真感受法庭的神圣和莊嚴,感受司法的公正和力量?!巴徍脟烂C、法官很嚴謹。”這是云計算技術(shù)與應(yīng)用專業(yè)2301班魏雪陽第一次旁聽庭審的印象。
庭審結(jié)束后,徐倩法官與師生進行了互動,介紹了日常庭審的有關(guān)情況,回答了學生的提問,以案說法,對同學們進行法治宣傳教育。“這是我們?nèi)松械谝淮闻月犕?,讓人印象深刻。我們要始終對法律心懷敬畏之心,自覺增強法治意識,提高法治素養(yǎng),做一個自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大學生?!蓖瑢W們紛紛感嘆。

“旁聽庭審,讓我既感受了法律的嚴肅性,也明白了證據(jù)的重要性。在今后的職業(yè)生涯中,我們也要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,維護自身權(quán)益?!睍媽I(yè)2302班呂文靜說。
思政教研室主任孫瑛副教授表示,這次法庭“零距離”、法官“面對面”的實踐教學活動,就是讓同學們帶著課程所學,去思考、理解、掌握法治的意義,樹立法治信仰。后期,還將不斷利用社會資源,對學生開展“大思政課”實踐。(思政學院)